正視上帝交給人類的責任

正視上帝交給人類的責任

(一)兩個國際會議的提示

以上的題目想寫了一段時間,惟剛在10月30至31日英國倫敦結束的二十國集團高峰會議,以及緊隨其後於11月1日至12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就給了我一個機會與動力。原因就是以上兩個重要的國際會議,都是聚焦於上帝曾交給世人的一個重大使命~「治理這地,管理好海裡的魚、空中的飛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但可惜世人卻忽視了這個責任,以致今日地球的情況正落在千瘡百孔之中,甚至就正如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開幕致詞中向世界各國的領袖所發出的警告:「這不是電影的情節,乃是一個事實,全球正面對滅亡的危機」。

其實二十國集團峰會每年都有舉行,所討論的議題亦可以很廣泛。惟今次刻意將其中一個議題聚焦在氣候變化以及環境保護之上,除了是西方國家希望某程度上可以把二十國集團峰會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前奏,更欲就零碳排放,碳中和及廢棄燃煤等議題,向中印等發展中國家施壓。

自199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以來,按公約規定每年「締約方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都會舉行一次。今年為第26年,故稱COP26。其中有兩個很主要的目的:第一,就是要共同延續1997年,各國在日本京都所訂立《京都議定書》的協定,為了要阻止全球暖化,但基於歷史的發展,已發展國家,早在200多年前已經進行工業改革,並已大量排出了一定的二氧化碳;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改革比較遲,排出的二氧化碳量相對比較少,並且他們現在仍在發展階段中。因此,它們在各國二氧化碳的減排原規中,應秉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展中國家除了應該更早達至碳達峰及碳中和之外,並且還應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以協助貧窮國家去應付氣候變化的承諾;第二,就是在2015年,200個COP的與會締約方,在法國所定立的《巴黎協定》,目的就是要共同確保在本世紀末,全球升溫的幅度不會超出工業革命前水平的1.50C,以免全球氣溫上升出現不可逆轉的變化。惟當二十國集團峰會剛結束,雖然所傳來的消息,據報二十國集團的領袖均同意會確保全球暖化的幅度限制在1.50C之內。但所得的結果仍然是強差人意的,以致當本屆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10月31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的揭幕禮中,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在致辭時警告說:「末日時鐘距離午夜只剩下1分鐘,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則呼籲各國須採取行動,選擇團結,保護未來和拯救人類,因我們正在「自掘墳墓」。

(二)全球暖化被關注多年,但何以成效不彰?

然而,為何全球暖化為世界帶來毀滅性的危機現在只差一步。但世界的領袖仍要歇斯底里的作出各國需要團結與立刻行動的呼籲呢?簡單分享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因:

第一,就是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中,西方領袖雖然大力向發展中國家們施壓,要他們在未來的日子中要加快減排的速度,但他們卻不單沒有提到他們自己需要在未來的日子中為減排負上責任,並且在過去的日子中,就從來沒有兌現他們每年提出一千億美元以協助貧窮國家應付氣候變化的承諾。

第二,雖然在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最終公報稿中,清楚承諾各成員國將會致力限制全球氣溫上升不會超出工業化前水平的1.50C,及於「本世紀中葉前後」實現「淨零排放」或「碳中和」。並且他們也承認,減排是遏止全球暖化「最快速、最可行、最相宜」的辦法。但根據路透社的報導,他們的公報雖然有提出景願,但內容卻沒有提出多少具體的行動,亦無指明要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而事實上,有關在2050年要遏制地球升溫不超出1.50C,乃是避免全球氣候急劇變化的極限,但可惜這目標在已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並未有任何的共識。原因就是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大,以及排第三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國與印度,他們均堅持他們「碳中和」的時間分別要到2060年,及2070年之前。因此有專家指出,若按目前各國減排的路線圖,屆時即使計劃能全面落實,地球的升溫依然是會朝著2.70C的方向前進。故此,對於二十國集團峰會的報告,有專家坦然表示「失望」,並且重申「沒有多餘時間制訂含糊其辭的夢想清單,我們需要具體承諾與行動。」

第三,最為可惜的是,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為全世界人類所帶來的危機,各國領袖之間不單缺乏互信,並且還彼此攻擊。就正當二十國集團峰會的領袖把他們會議中有關氣候議題的成果帶到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時候,由於中國國家主席按國家防疫的政策與規定未能親身赴會,只分別透過發表視像講話,以及透過書表發言,但卻派出龐大的代表團,以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作特別代表,但仍被美國總統拜登批抨沒有親身出席氣候變化大會乃是犯了大錯,以致東道主英國首相約翰遜要出來澄清:「習近平沒有親自出席大會並不表示他沒有參與大會」,並且還公開肯定習近平及中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貢獻。全球氣候變化危機是全球的大事,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力承擔,相反,需要各國能互相幫助,出謀獻策,才能將全球氣候變化為世人所帶來的傷害減到最低。但可惜現在不少國家之間不單缺乏互信,並且還互相猜忌,以及彼此攻擊。難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全球領袖作出警告,各國若不加強互信與合作,改善全球氣候變化的計劃將會面臨失敗。

(三)忽略神交託給人類的使命與責任帶來的惡果

其實對於全球氣候變壞的情況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按照創世記二章的記載,上帝在創造天地以及人類的同時,已經將管理好地球的責任交給了人類。但可惜因著人類犯罪得罪了,以及離開了神,以致輕忽了神所交付給人類的責任與使命。再加上人類的貪婪,以致以發展為名,爭相破壞大自然的規律,例如:過份的開懇森林,以破壞了神在自然界所創造的空氣循環以及調節系統;過份的進行捕獵,以及漁獵以破壞地球生物的多樣性;過份的開採以及使用煤碳與化石燃料等,以加速了地球氣候的暖化等,以致地球不少自然現象受到破壞:極端天氣增多,不單冷的地方更冷,熱的地方更熱,甚至不少時候,在不同地區會出現不尋常的天氣變化;海洋的溫度上升,不單加速了某些海洋生物的死亡,破壞了海洋生物的平衡,並且還使南、北極的冰川融化,以致海平面正迅速上升。據科學家的估計,在幾十年之內,全球若有8億人口居住的城市,大部分會出現在亞洲區,包括香港的中環,上海的沿岸地帶都會被海水淹浸而成澤國;此外地震與極端天氣會增加,不尋常的山火爆發或降雨量會增多;各樣的蟲害與細菌的變異會增加,會不斷反噬人類的生命。但可惜人類由於在這後現代的世界中,離開神愈來愈遠,亦由於人類愈來愈世俗化,不斷追求物質上的滿足,以致忽略了人類在屬靈,以及神在大自然中所應盡的責任。更令人扼腕輕嘆的,就是即使今日不少教會與基督徒同樣忽略了我們在這方便的責任。若要考究其中的原因當然可以很多,這包括:香港人從來的環保意識都是不高的,再加上香港就如一些大型的文明都市一樣,都是有過度消費的問題,以致香港一直以來都製造了很多垃圾,例如:包裝的物料、即棄的餐具、物件與電器、廚餘⋯等。其次香港的環保教育也做不得不好。惟假若你問香港的環保局,他們會回應你:「其實香港在環保教育中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在海報、傳單上做了大量的宣傳,甚至在社交媒體中也賣了大量的廣告,並且我們還在多年前已開始了垃圾袋徵費等」。然而他們卻忽略了他們的環保工作不單來得遲,並且不少政策是延遲又延遲,就如不用塑料餐具等的執行就令人感到失望,甚至令人感受到香港的環保工作只是流於口號式以及表面化。再者,環保局忽略,真正的環保教育,是要透過實踐,以及培養習慣。但可惜環保局在香港推動的廢物、垃圾以及廚餘的回收都不只是徒具一格,比之不少西方社會、亞洲的台灣、新加坡、甚至中國都是落後很多。問題更是自己做不好的時候,卻常常恐嚇香港人甚麼垃圾、廚餘徵費等。坦白地説,不少香港人並非不注重環保,只是當政府在這方便都做得不好的時候,例如筆者就曾聽過不同的人投訴,就是他們「順命」的把某些可回收的垃圾投入政府所設的垃圾箱的時候,就親眼看到一些政府的、或外判的垃圾清潔員工,都把這些可回收的垃圾倒到一般的垃圾桶內。而當政府都做得不好時,但卻又說要向市民徵費,這樣的做法,只會徒令市民心有不甘,但又卻是無可奈何的感覺。最後,當教會與信徒在這方面「冷感」,當然可以歸咎於公民教育,甚至教會在這方面的教育是比較弱,甚至是忽略。

(四)教會及信徒可以有甚麼行動作回應?

那麼在教會的層面我們可以如何回應呢?有以下幾方面可以思想的:

第一,就是在主日敬拜的講道信息中多講神的創造,以及人在大自然中應有的責任;

第二,在主日學課程,團契或小組的查經中採用專題的方式去探討創造論,以及環境保護與人類發展關係的課題,以增加信徒在這方面的責任感。

第三,教會不妨配合一些機構舉辦一些公益性的環保活動以加強信徒的環保意識。

而在信徒方面,有三方面的建議是可以考慮的:

第一,盡力不要製造過量的垃圾,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避免過度的消費,在購物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行,特別在一個網購的時代,只要按兩三個制就可以足不出門買到你想買的東西。但問題是,這些東西是否真的是你所需要的;另一方面就是盡量加長物件的使用時間,就可以減少廢物的產生;

第二,盡量使用可以重用的物品或器具,減少用完即棄的物品以防止垃圾的產生。雖然今日生活在香港,這方面的配套並不理想。例如今日如果你買外賣願意帶自己的容器,很可能亦未必受食肆所歡迎。但這正好反映每個人要做到環保,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三,要培養珍惜大自然資源的態度。特別生活在香港這樣的文明大都市,只要你扭開水龍頭,按下電制就可以有無窮的水、電的供應。而我亦應過一個信徒這樣説過:「夏天若你把空調的溫度校低一點,然後蓋一張厚被睡覺,是會特別睡得甜的」。但即使如此,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將會面對一種怎樣的地球大災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