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讓《延福基金會》經過禱告、籌備、申請註冊差不多兩年時間,終於能夠於2020年10月15日成功註冊成一間非牟利有限公司,並獲稅務局批准凡向本會作出慈惠捐獻可作免稅申請。能與幾位愛主,與樂意服事人的信徒一同創立《延福基金會》,其實,這並不是我生涯規劃的一部份,但神卻有奇妙的安排。
由於對差傳,包括中國福音以及牧養事工的關心,我在教會事奉的時候,已有十多年到海南省與教會交流與服事的經驗,亦因此認識了不少當地的信徒與牧者,包括了現任的海南省基督教三自兩會的主席,以及海南省的一個社會服務機構《八福之家》的其中一位負責人李正翔牧師。及至我離開了教會到神學院事奉,我對海南省教會以及在教會中事奉的教牧的情況有更深入的瞭解,就知道由於海南省有不少教會都是小型教會,信徒不多,以致雖然有蒙呼召的信徒接受了最基本的神學培訓,有意在教會中服事,但教會都不能發薪水給他們,他們只能以義工的方式在教會中服事;即或有部份教會經濟稍為好些,亦只能給予象徵式的薪酬或津貼,例如每個月約千餘元人民幣,以致不少教牧需要在外兼職工作。昔日的工作是耕種的就繼續耕種,或自己創業做些小生意,或平日在外打工,工餘及主日才做教會的事工。惟教牧這樣的事奉形式,如何能叫教會不斷發展?信徒健康成長呢!
無論昔日牧者的勸勉與教導是否真理:就是要完成主耶穌基督普世的福音大使命,由於中國人口眾多,若中國教會能興起,那麼,中國教會就必定能夠承接這普世福音與宣教大使命的最後一棒。就由於以上的教導一直存在我心中,因此,經過多年思考,在李正翔牧師的鼓勵下,終於決定離開神學院的教育工作,與幾位關心普世福音工作及關心中國教㑹的信徒一起創立《延福基金會》,以期能資助內地生活比較困難的教牧以及他們的家庭。鼓勵他們盡可能放棄兼職,專心牧養教會,以致當教㑹信徒增多,足夠供應他們生活所需時,本會就可以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無可否認,創立《延福基金會》,幫助內地一些教牧與信徒是我們的初心。但開始申請註冊之後,就漸漸令我們想到,作為一間在香港註冊的非牟利社企,我們是否只做內地的服事,抑或我們也應該關心香港有需要的人呢?《延福基金會》的註冊籌備工作開始了不久,2019年3月就爆發了反修例風波,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亦開始爆發。連續兩起事件,不單大大的重創了香港的經濟、民生,令社會撕裂,亦大大影響了香港學生的學校生活。因在過去兩年多,香港不少學生受上述兩起事件影響,很多時間都不能回校上課,只能透過以zoom的上課形式在家學習,結果大大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態度。那麼作為一間在香港註冊的社企,我們可以做甚麼呢?
由於昔日在牧會的時候,我已經注意到小學六年級學生升上初中一很可能是一個危機,原因是小學六年級升上中一的學生,他們不單要面對學習上環境與模式的改變,並且在中學開始他們要面對大量的教材與教學方式是採用英語的。因此,假若那些小六的學生在小學的時候英文不佳,升上中學之後,他們很多科目,例如:數學,自然科學⋯等都會跟不上,原因就是他們並非不努力,而是他們不懂解題。
其實自從2009至2010年香港特區政府推行了12年免費教育,不少人就認為香港教育是人人平等的。卻忽略了平等的教育受多方面的因素所影響,這包括學習的環境,投放的資源⋯等,因此,才有近年不少人關注的「要贏在起跑線之上」,能就讀名校的,與就讀基層學校的,就很可能會有很不同的人生。於是我們就想到一間初創的社企,以我們的能力,第一步可以幫忙的,就是為一些基層的初中一年級學生提供英文的學習支援或輔導:一方面我們可以招募一些基督徒或關心基層的大學生或已經大學畢業的人士,作生命導師。除了向他們提供簡單的培訓:其中包括一些德育方面的、一些技巧方面的,盼望提升這些人能更多關心別人的心態與能力之外,亦希望他們能以zoom去幫助一些基層的中一學生,提升他們的英文水平。盼望他們能在初中階段建立起較好的英文基礎,在中學階段能爭取更好的成績,日後就能有更大的上游機會。
為了要作成上述的工作,因此,我們需要有與更多期望關心別人的人保持聯絡,以及更多人來關心我們。故此,我們會設立「延福之友」,讓他們能經常與我們保持聯絡;亦會設立「延福學堂」,以zoom的上課形式培訓信徒以及願意關心別人的人,以便支援中、小型教會的培訓工作,期能為教會與社會培育更多未來的領袖。詳情請參閱我們網頁(www.LBF.org.hk)上的資料。
從《延福基金會》創立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困難不少,但我們看到神的恩典更多,在今天世界正面臨一個百年一遇的大變局,《延福基金會》能在這多事之秋中出世,盼望它的出現能讓更多人看到神的榮耀,更多人能蒙受上帝的祝福,願榮耀歸與天上三位一體的真神。